上週末跑去水源劇場看「數位藝術表演獎」的決選演出,這是第一次到水源劇場看演出,不曉得是水源本身的接待形式還是比賽的緣故,總覺得特別慎重。對於數位藝術的認識及接觸其實很少,印象較深刻的是數位藝術表演獎第二屆的首獎「死亡的過程」,以及Tamlab的作品「龍と牡丹」(這應該算是吧?),特別「死亡的過程」是在網路上看影片之後會覺得「如果有機會看現場的就好了!」地深刻記憶。
這次會跑去看主要是由於「有空、很近、免費」,月中那陣子挺忙,沒特別關注太多資訊,看到有演出可以看便匆匆線上報名,去到現場拿到演出DM才發現其中一組是認識的老師及他的朋友組成的團隊。決選是15分鐘演出結束後,團隊會被請到台上,而評委會提問接著團隊做回覆。作為學生平時都是讓老師評分,這次有機會看到老師被品評委們提問批評覺得很新鮮也很替他們感到緊張。
[ 機遇Flying encounter ] 極至體能舞蹈團
決選總共三組,第一組「機遇」,整體的元素較為簡單,四軸飛行器、動態捕捉技術、舞者、滿地落楓。
舞蹈的語言我比較不了解,但我很喜歡兩個舞者間的應和,我還記得演出一開始他們是被楓葉覆蓋交疊在場中央,好像他們本為一體,而代表的是一個人的表象與內在、理性與感性。在場上與飛行器互動中,像狗狗聞屁屁一樣,小心翼翼互相探索建立關係,然後歷經內心的拉扯而中形成自我。
因為飛行器的應用十分創新,自然抱有期待,但看完後有種沒有被滿足的感覺,覺得飛行器在場上不夠「實用」,此外對於落楓的設計也覺得應用不夠,也如現場評委所說以為能夠做出一些圖樣;但飛行器底下運轉的風壓吹開楓葉和舞者翻起楓葉的動作是很美的組合,如果能夠形成符號一定很驚人。
後段加入動態捕捉的技術,總覺得場景與場景間的轉場有點斷裂,不至於平滑地一切為二,反倒像一把不夠鋒利的屠刀切下一塊肉,卻是不平整的斷面。但利用透光的網,讓投影不被擋住覺得很有意思,也達到了很棒的視覺效果。
演出結束後,就是評委們一連串的提問,真是讓人捏把冷汗啊!而且台下還有成群觀眾「旁聽」,感覺在台上絕對壓力山大。
[ 偶Happening Rehearsal ] 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
第二組還沒開演就有跟觀眾互動的設計,真是太心機了,雖然討好觀眾是沒有用的。(喂)
一進場就傳來薩克斯風的聲音,但總覺得聲音聽起來有點……不夠自信?不夠滿?雖然自己也不會吹木管,但在樂團也聽了一段不短的時間,現場聽到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又不知道藝術表演該不該糾結於此呢?
另外舞台中央擺放一個感應器,碰觸會發出不同音高,而後方三個舞者也會擺動身體宛如產生反應一樣;一旁有個面具男拿著手機大小的攝影鏡頭對著觀眾逡巡,並且將畫面即時投影在大螢幕上,畫面中被攝者的臉會及時偵測判定,並產生面具圖樣。
先說結論(咦),確實也如一位評委所說,如上述做了很多設計與觀眾互動甚至讓大家也成為演出的一部分,但似乎花了太多力氣於此使得正式演出變得「輕」了起來,即使整體的脈絡順暢,意義有清楚地展現出來,但舞者戴上穿戴裝置時的「恢復人性」讓人有點出戲,枝微末節的處理都差了一點,有些可惜。這讓我想到連假去了東京迪士尼見見世面,雖然我不愛那種刻意營造的幻想世界,但不得不稱讚員工的敬業演出,真的魅力無限。
[ 火炬下的囚犯Prisoners under the torch ] 游牧行星
說實話,雖然看過老師的創作,但也不至於有激動狂推的評價,但這次好感度真的攀升超多。
如第一組一樣使用了飛行器(技術不太一樣),但以更具體的情境表現飛行器與人的關係,像看電視劇跟著主角熱戀飄然、失戀難受般,舞者與飛行器的情緒與對峙都處理地令人入戲,也以不同但一步步推進的形式轉換刺激觀眾感官,來達到情節推進。
特別喜歡從飛行器眼中「看」見舞者的反應,投影在畫框中,看見他的恐懼、反抗與叛逃,卻好像是看見「我們自己」其實也是被飛行器(科技)這麼看著、監視著,飛行器靠近觀眾席時帶來的風壓,甚至讓現場的我們明白「科技有其令人恐懼之處」。
[ 其他觀察與心得 ]
三組演出都坐在評委的後一、二排正中央,除了觀賞位置極佳之外,也能偷看評委一舉一動。發現評委真的不是隨便能當,從對作品的提問、企劃書上的重點劃記、團隊回應的筆記都看出他們的認真與專業。
第三組演出結束到離場評委問答結束,一直聽到後排兩三個男生在稱讚技術很厲害,不曉得是不是業內人士呢哈。
[ 後記 ]
前兩天公布了「火炬下的囚犯」獲獎,接著十月將會有50分鐘的售票演出,我期待將會有怎樣的進化,到時沒意外會進場欣賞。藝術總是讓一般民眾會有因為看不懂而興致缺缺的印象,我還滿推薦從這部作品入門的,因為他不若平面作品沉默,主動關心大家的感官。
關於即時投影的技術,在打這篇時才想到大概去年底有接觸到「SONY MP-CL1行動微型投影機」這個東西,超小一台又HD,聽說一上市就搶購一空。剛剛資料查一查突然腦波弱想買,雖然不曉得買來要幹嘛就是XD。
以上圖片皆來自「台北數位藝術中心」FB粉專。